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7月1日—3日,在威廉希尔足球官网党委书记任自玲,历史学专任教师杨得实,辅导员祝小艳的带领下,4名团员青年组成“溯洄烽火记忆”实践小分队,踏上武汉这片浸润着英雄热血的土地,以脚步丈量历史纵深,用青春对话峥嵘岁月,为抗战胜利八十周年献上赤诚致敬。

七月流火,江城潮涌。从中山公园受降堂到苏联空军志愿队烈士墓,从八路军、新四军军部旧址到湖北军民抗战纪念馆,团队成员在烽火印记中感悟民族精神的厚重底蕴,于时代回响里汲取砥砺前行的力量。
团队首站抵达中山公园受降堂。青灰色的砖木建筑静立在苍翠松柏间,门楣上“受降堂”三个大字历经八十载风雨依然遒劲。1945 年 9 月 18 日,正是在这里,第六战区司令长官孙蔚如接受日军第六方面军投降,终结了华中地区的侵略阴影。实践团队成员驻足于当年受降仪式的复原场景前,凝视着泛黄的文献与斑驳的实物,仿佛能听见历史深处传来的民族欢腾。祝小艳老师在此为大家展开了微党课讲解:“同学们请看,这是中华民国第六战区代表接受日军第六方面军投降仪式的复原场景。那一方见证屈辱终结的桌布,那一支承载胜利重量的钢笔,无不诉说着中华儿女浴血奋战的不屈历程。”

解放公园内,苏联空军志愿队烈士墓上的红星在苍松翠柏间熠熠生辉。1938年武汉会战期间,百余位苏联飞行员不远万里来华助战,将年轻的生命永远定格在异国的天空。同学们轻轻拂去墓碑上的尘埃,在俄文与中文镌刻的姓名前久久伫立。随后,团队成员在该纪念碑旁进行了合影留念,以缅怀这群在中国抗战中付出巨大牺牲的年轻飞行员。

汉口的街巷间,新四军军部旧址与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遥相呼应。青砖灰瓦的院落里,当年的电台、文件与生活用品静静陈列,勾勒出敌后抗战的艰辛图景。在这里,共产党人以坚定的信仰凝聚起全民族抗战的力量,用智慧与勇气在敌人的封锁线中开辟出胜利之路。杨得实老师触摸着斑驳的墙壁,耐心的为大家讲解:“新四军是坚持华中地区敌后抗战的主力军,是中国抗战的一支中坚力量,这支军队为中南地区的抗战做出了巨大贡献。”




当实践团队乘坐地铁穿梭于现代化的武汉城区,窗外的高楼大厦与记忆中的烽火旧址交相辉映。八十年岁月流转,这座城市早已换了人间,但那些镌刻在街巷间的抗战印记,始终是激励后辈奋勇向前的精神坐标。正如一位团队成员有感而发:“我们触摸的不仅是历史的遗迹,更是一个民族永不弯折的脊梁;我们铭记的不仅是胜利的荣光,更是代代相传的奋斗力量。”从历史的三峡到复兴的航程,抗战精神始终是指引我们破浪前行的灯塔,激励我们在民族复兴的新长征中续写“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壮丽诗篇。
【编辑:龚蕙子 责编:任自玲】